中盐化工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日期 : 2024-07-22 作者: 成功案例

工艺要求

  1.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公司“深化改革、精益求精、提质增盈、行业引领”的经营方针,努力克服市场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燃煤、原油价格高位调整,购网用电负荷频繁受限、商品市场量价低位波动、环保治理力度一直在升级等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公司紧盯年度目标,以深化内部管理、强化内功修炼、增进协同协作为重点,持续优化经营方式、创新商业模式,慢慢地增加精细化管理、提升专业化能力,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聚氯乙烯生产42.3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5.9%;销售42.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9%。烧碱生产38.6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9.88%;销售38.7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6.17%。糊树脂生产21.7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7.23%;销售21.4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5.35%。纯碱生产384.39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3.34%;销售404.4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8.21%。金属钠生产5.31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6.54%;销售5.18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4.2%。高纯钠生产784.22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8.03%;销售17.23吨。氯酸钠生产10.0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0.48%;销售9.6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6.6%。复方甘草片生产1,041.59万瓶,完成年度计划的144.66%;销售1,041.83万瓶,完成年度计划的148.83%。苁蓉益肾颗粒生产289.51万盒,完成年度计划的80.42%;销售281.81万盒,完成年度计划的74.16%。

      公司以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为主线,以创建“无泄漏工厂”为抓手,以“一防三提升”(防范重大风险、提升员工综合素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安全信息化水平)和“四防一加强”(防松懈、防麻痹、防泄漏、防熟视无睹,加强“三项纪律”)为着力点,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强化“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思想,持续提高各级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治理体系有关要求,将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首次完成《ESG报告》披露;慢慢地增加环境保护管理,按进度完成环境治理项目年内。年内,公司荣获证券时报颁发的“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奖及中国证券报颁发的“央企ESG碳中和50强”奖项。

      2023年,公司完成各项经营目标面临明显压力和挑战,各单位从生产、供应、销售协同方面发力,优化经营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倾力保障了效益最大化。一是生产系统从五大协同中找余地、从装置运行中谋提升、从成本构成中寻空间,用好“无泄漏工厂”工具,持续优化工艺管控,加强计划检修、强化“三项纪律”、提高检维修质量、挖掘装置潜力、提升“两率”,生产调控能力逐步提升,各板块高效协同创效益。二是物资供应系统加强原材料前端管控,推进供应商结构调整,提升国内一线品牌、行业优秀企业的产品采购比例。优化寄售模式和辅料定价模式,打破一家垄断现象。不断的提高仓储机械化水平,有效提升仓储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务支出,物资采购仓储能力稳步提升。三是营销系统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创新商业模式、调整操作手法,以精准的市场判断和坚定的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带来的变化挑战。

      公司以《节能降耗三年行动方案》《废水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为工作指南,坚持节水减排、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总基调,寻求新举措、新方式、新技术,努力实现减排、零排,保障企业健康发展。2023年公司氢气替代天然气及余热替代蒸汽气化液氯等5个项目正式投运,电石石灰窑导热油余热制蒸汽及盐碱二氧化碳压缩机增置项目即将投入运行,热电背压机组改造及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等项目有序开展。网购绿电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比例达到20%左右。吉兰泰地区6MW光伏发电项目年底已并网发电,乌斯太地区300MW风光互补绿色供电项目加快推进,降碳、附碳、用碳有了新突破。氯碱系统氢气洗涤、空压制氮、干湿联合冷却塔、热电二车间脱盐水增设浓反装置等重点节水项目,以及高分子厂聚合机封水回收利用等重点减排项目相继投用,大幅度降低了原水耗用量及废水排放量。青海两碱公司持续加快源头节水、废水回用等项目推进力度,节水减排工作实现新突破。逐步的提升粉煤灰、电石除尘灰、炉渣、石膏、碎石的利用率,一般固废利用率85%以上。

      公司秉持科学精神和创新态度,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流程指导手册》《科研基础管理考核细则》《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科学技术创新激励办法》等多项制度。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优化创新平台建设,与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完善科学技术人员激励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创新激励保障机制。精准把握国家对实体经济和现代制造业的政策导向,按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实落细重点项目进度。

      按照国资委部署,充分的发挥“双百行动”示范企业“尖兵”作用和“头雁”效应,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及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行动,钠业公司成功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公司在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中被评为“标杆企业”。公司利用资本运作手段持续提升主业发展水平,完成天辰化工100%股权收购,并实现高标准管理并轨,运行效益显著提升,实现了建设”中国最大的糊树脂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树立市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把干部职员的收入和单位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持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体现“收入靠进步,收入靠业绩,收入靠能力”的分配遵循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

      ①氯碱公司电石厂炭材(北)料场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3,868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780.1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②氯碱公司热电厂煤场封闭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4,321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862.12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③发投碱业烟气系统超低排放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493.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200.7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④吉兰泰盐湖湖盐开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550.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424.13万元,该项目已验收并正常运行。

      ⑤钠业公司1#、2#抽凝式汽轮机改背压式汽轮机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4,493.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5.72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⑥发投碱业水气车间循环水系统综合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425.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435.81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⑦电石厂密闭循环水冷却塔干湿联合节水技改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555.7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61.98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⑧发投碱业新增离心机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3,664.07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99.42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⑨热电厂一车间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935.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07.57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⑩购买吉盐化集团氯化钙装置资产暨关联交易并投资建设高纯度金属钠盐项目:购买吉盐化集团氯化钙装置资产交易价格为2,830.38万元。投资建设高纯度金属钠盐项目批复总投资4,905.58万元,截止报告期末,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68.51万元,其中含支付购买吉盐化集团氯化钙装置2,830.38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发投碱业电站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71,199.57万元,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8.85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问题1.“能耗双控”问题依然突出,基本的产品对能源依赖度高,节能工作还需多点着力、多方施策、高效推进。

      措施:节能降碳工作已有系统方案,但具体工作把控还不细、不准。在空冷余热利用技术、蒸发冷技术利用、光伏新能源使用合作以及在吸碳、固碳、异地用碳方面深入探索攻关,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调整生产方式和人力资源组织方式,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根据《废水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谋划好可持续发展路径。

      措施:全方位优化整合,有效推进科学化管控系统和自动化提升项目,持续加快自动化升级、智能化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步伐,逐步解决制约生产稳定运行的短板和瓶颈问题,持续提升生产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稳产、高产、安全生产水平,逐渐增强公司内生发展动能,确保在稳中求发展、增效益。

      问题3.安全环保方面,随国家和地方政府监管标准不断的提高,公司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措施:严格依照国家新的安全法律和法规,进一步规范安全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当前安全环保形势和公司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紧紧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安全发展,形成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驱动的安全工作格局,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加强在环保建设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投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防范环境污染风险。

      全面落细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逐步优化、量化和完善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行网格化属地安全环保管理模式,全面深化各层级主体责任落实,推进专业岗位、业务管理岗位“一岗双责”有效落实。深化公司管理体系整合优化,全面修订公司质量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完善细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管理、安全业绩评价与激励、公司安全环保禁令等管理制度,聚焦“一防三提升”“四防一加强”,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体系,深入推动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生产信息化运行工作。不断强化环保设施运行过程管理,完成环保设施运行参数监控系统建设。重点围绕节能降碳、绿色低碳,落实好40.5MVA电石炉技改项目、炭材北料场全封闭项目环保验收工作和青海蒸氨钙液排放场环境治理项目,快速推进300MW风光互补绿色电力及功能扩展示范项目建设。

      以提升装置运行质量和节能降耗为核心,努力实现能源消耗行业最低,能源价格达到区域最低,统筹规划余热回收、导热油热能回收利用等大汽电平衡项目,继续强化和巧用“无泄漏工厂”工具,推进公司废水综合治理、公司节能降耗三年行动既定措施,继续深入挖掘内部节水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稳产、高产、安全生产。紧紧围绕提高两碱、两钠、两树脂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对标一流优秀企业,青海两碱公司完全解决蒸氨钙液库历史遗留问题,吉兰泰盐板块抓紧实施氯化钙装置升级改造和大制卤项目,吉兰泰碱板块推进汽电平衡及四台机炉运行规划,氯碱系统持续节能、降耗、减排,两钠做“专精特新”标杆企业,电石围绕高产、高质、低耗全神贯注地工作,热电不断降低发电成本,胡杨矿业、污水处理公司等单位重点练内功、强管理、促合规,不断的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紧紧围绕“品质、服务、诚信、守正”的营销理念及“定规则、调结构、控风险、保增长”的营销经营方针,加强与优质客户的协作,销售、生产与物资充分协同,通过协同体现各产品价值,提升营销工作增销创收能力水平。纯碱产品加强与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抢抓市场机遇,实现增收增效。烧碱产品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稳定优质客户销量,提升片碱产品获利区域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PVC重点开展PVC产品软制品技术攻关,向高端化软制品行业布局。糊树脂动态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和客户结构,以高端市场打品牌。金属钠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借助生产技术、服务优势,加大液态钠供应推广使用力度,提升客户粘性与抗风险能力。氯酸钠发挥行业引导作用,把握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抢占优质市场占有率,提高创效增收水平。

      以新一轮改革为契机,有序推进“双百行动”“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及价值创造等相关改革工作,科学谋划公司2024-2026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3-2025年人才发展规划、2023-2025年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完善《后备人才管理办法》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遵循,探索科学且符合企业质态的市场化组织、市场化用人和市场化薪酬机制。完善差异化考核体系,建立与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宜、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摸高”业绩考核机制。扎实推进全级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激发干部创新创业活力和动力。抢抓长期资金市场改革发展窗口期,加强市值管控,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综合施策,促进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良性循环,实现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稳步增长,提升市场信心,推动价值回归。

      聚焦主责主业,科学精准实施资本预算,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快速推进青海两碱公司钙液场建设项目及节能、节水改造等项目,逐步提升纯碱产业竞争实力。完成盐碱分公司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固废综合再利用项目、青海碱业电站节能降碳等项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碳、降本增效。快速推进电石厂石灰窑导热油余热回收利用与碳材立式烘干窑、电石炉炉气余热回收利用、热电厂一车间烟气余热回收、热电厂二车间背压机组改造等重点计划项目,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加大新业务、新产业300832)发掘培育力度,着力推进补链、延链,规划、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带动性和发展的潜在能力的新业务项目,增加发展后劲。

      以财务数据为指引,扩空间、缩差距,深化、细化生产经营等各个系统内具体工作,从预算源头严控非生产经营开支和管理费用科目下的人力成本。各系统、环节将“精细化、专业化”落实在“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上争政策、下压耗费”工作举措中,逐步的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质效。构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严格预算管理,保持流动项下收支平衡,积极做强做优存量,适度做大增量,谨慎大额投资和借贷担保。持续加强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经营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不断的提高重大经营风险防控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加强内控体系评价及缺陷的整改和验证,“以评促改”,提升内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①金属钠:2023年国内金属钠产能装置约17.85万吨。全球金属钠表观需求量约12.65万吨,消费领域集中在靛蓝粉和医药中间体行业,少量用于多晶硅领域。公司金属钠产能6.5万吨,占全球产能的36%,规模与技术优势处于行业领头羊。2023年,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产业链出口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金属钠行业新增产能扩张,下业需求有限,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降低。

      高纯钠:公司高纯钠是一种高纯度金属钠成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产能800吨,装置以公司全球最大的金属钠生产技术为依托,工艺及成本控制在行业内具有优势,该产品可用于反应堆的冷却剂,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

      ②氯酸钠:2023年国内产能约90.2万吨,其中单独生产装置约56万吨,配套生产装置约34.2万吨。下游大多分布在在纸浆与亚氯酸钠、高氯酸钾、水处理等领域。公司本部及参股子公司氯酸钠产能16万吨,占国内单独产能的28.57%。公司产品营销售卖主要覆盖陕、蒙、宁、鲁、豫、京、津、冀及东北地区;下游主要分布在亚钠、纸浆、染料等行业。2023年,氯酸钠供给端部分产能恢复,需求端下游主要行业需求变化不大,行业供需矛盾显现。

      ①纯碱:2023年国内纯碱产能约3,658万吨,其中100万吨以上(含)生产企业共13家,年产能约2,670万吨,占总产能70.26%。纯碱行业整体开工水平保持在80%-85%之间。青海、内蒙古、河南、江苏、山东、河北是国内主要的纯碱生产地,产品广泛分布在化工、玻璃、氧化铝、冶金、石油、医药、纺织工业、味精等行业。公司纯碱产能390万吨,产品覆盖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东北等国内大部分区域。2023年光伏玻璃继续快速扩产,增量需求带动纯碱整体市场保持高位。受天然碱及其他新增产能影响,纯碱价格有所下行。

      ②聚氯乙烯树脂(PVC):2023年国内PVC树脂有效总产能约2,762万吨,电石法产能约有2,075万吨,占比75.13%,乙烯法产能约有687万吨,占比24.87%。PVC下游主要使用在于管材管件、型材门窗、板材硬片和薄膜等领域,以管材管件和型材为首的建材领域需求仍高达60%。公司聚氯乙烯树脂产能40万吨,产能规模属中等行列,有配套电石装置。2023年,国内PVC行情走势偏弱,受新增产能满负荷释放影响,供应端压力增大,因全球经济下行及国内房地产不振影响消费比例略有下降。

      ③糊树脂:目前国内糊树脂产能约为149.5万吨,大多数都用在医疗手套、人造革、搪胶玩具、滴塑商标、油漆涂料等领域,其中医疗手套和人造革占比超过50%;随技术提升,糊树脂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公司糊树脂现有产能23万吨,占国内树脂产能的15.38%。2023年糊树脂行业产能依然过剩,新增需求不大,价格处于弱势。

      ④烧碱:2023年,国内烧碱产能约4,779万吨,产量约3,999.3万吨,平均开工率84.87%。下游需求主要为氧化铝、化工、纺织化纤、造纸、轻工业、医药等,其中氧化铝为主要需求行业。国内氯碱产能分布大多分布在在西北、华北和华东三个地区,占到全国总产能的80%。西北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配套PVC产品发展,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较为显著;华北、华东地区烧碱行业发展历史悠远长久,配套耗氯产品可解决碱氯平衡问题,产品销售有区位优势。公司现在存在烧碱产能36万吨。2023年由于市场供需矛盾依然较大,市场处于低迷的局面,三季度有所回调,受氧化铝需求影响,烧碱市场走势较稳定。

      ⑤氯化铵:2023年国内氯化铵产量约1,474万吨,同比增加3.8%,公司中盐昆山纯碱生产属于联碱法生产,氯化铵产能65万吨,产品主要销售区域为江苏、安徽、东北等地区。氯化铵下游主要为复合肥工厂,约占整个氯化铵需求的80%,其余用来制造颗粒氯化铵和出口。2023年,氯化铵新增产能释放,市场供应面呈现增长格局,叠加国际能源价格大大下跌效应,氯化铵市场下行,供需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3)医药行业:公司医药、保健品产业板块规模较小,主要营业产品包括复方甘草片、苁蓉益肾颗粒及盐藻系列保健产品等。以地区特有的甘草、苁蓉及吉兰泰盐湖养殖的“杜氏”盐藻为主要原材料研制而成,较有特色,拥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公司是一家以盐化工为主的生产企业,主营以纯碱、烧碱、PVC、糊树脂、氯化铵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产品;以金属钠、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

      公司遵循“盐为基础、纵向延伸、发挥优势、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努力寻求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道路,格外的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内蒙古、青海、江苏、安徽四省(区)七地的盐化工企业,未来公司将建设成为“生产环境清洁优美、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收入利润持续增长、股东员工共同受益”的中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盐化工基地。企业主要采用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原材料采购以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为主;化工产品营销售卖模式以直销为主、贸易为辅;医药产品营销售卖模式主要为普药大流通分销模式、新药招商代理加学术推广模式、保健品区域代理加品牌推广模式。

      1.资源优势:企业具有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吉兰泰盐湖的全部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柯柯盐湖的部分资源,储量约2亿吨,为公司盐化工产业提供了原材料保证。同时,基本的产品生产基地内蒙西部及青海德令哈地区煤炭、电力、石灰石资源丰富,为公司发展提供了优质可靠的资源保障,区位优势造就了较低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

      2.规模优势:公司生产装置先进,部分产品产能位居行业领头羊。企业具有世界产能最大的金属钠生产线计划项目的高纯钠生产线;拥有技术领先、产能位居全国前三的纯碱生产系统及国内最大的氯酸钠生产系统。

      3.产业链优势:公司采用盐电解生产金属钠、氯酸钠、烧碱,氨碱法、联碱法生产纯碱、氯化铵,采用电石法生产PVC及糊树脂,拥有“盐-石灰石-煤(电)-纯碱-氯化铵”、“盐—煤(电)—电石-烧碱-PVC”、“盐-煤(电)-精细化工产品”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且可通过氯乙烯单体生产糊树脂产品。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对部分原材料的依赖,提升生产经营的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品牌优势:公司产品质量过硬、信誉良好。“银湖”牌精制盐是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首个通过绿色认证的“绿色食品”;“阿瑞美”牌食用纯碱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国内首家通过认证的食用碱品牌;金属钠的“国邦”商标、纯碱的“阿瑞美”商标、精制盐的“银湖”商标被认定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昆仑雪”牌纯碱获得青海省省级著名商标荣誉称号;还可授权使用集团公司“中盐”品牌,利用中盐集团在全国的影响力扩大产品营销售卖市场。

      5.技术优势:金属钠生产的基本工艺采用前“美国杜邦”的先进的技术,经过多年消化吸收,与国内同行业相比,生产的基本工艺成熟可靠,各项指标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变成全球最大的金属钠制造商;氯酸钠采用加拿大ERCO公司的成套工艺,采用低温真空蒸发结晶技术,生产稳定可靠,节约能源的效果好,产品指标优于国内同行业企业;纯碱生产装置集中选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关键设备,各种消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氯碱工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离子膜电解工艺,片碱采用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糊树脂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微悬浮聚合法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盐藻系列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

      6.人力资源优势: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是合理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决策能力。公司注重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人员聘用和培训管理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运行体系,专业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开发能力日渐提升,为各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支持。

      ①金属钠:2024年,金属钠产品从供应端来看,行业产能规模达到约20.65万吨,产能严重超过标准;从需求端来看,靛蓝粉和医药中间体企业没有新增产能,现有产能已经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医药中间体医药相关这类的产品在北美、欧洲等主要消费地通胀压力下,短期的需求增量空间相对有限。靛蓝粉行业传统出口市场持续复苏,行业将延续2023年下半年的回暖态势,需求量预计平稳运行。

      ②氯酸钠:2024年氯酸钠下游对氯酸钠的需求量会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减弱。2023年新开拓的南方市场及即将拓展的高氯酸盐客户,预计该行业会有部分增量,对氯酸钠的销量略有支撑,2024年,氯酸钠总产能仍大于总需求,供需不平衡。

      ③纯碱:2024年,预计纯碱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价格低位震荡。供应端,纯碱新增产能释放,供应压力持续增加。需求端,受房地产启动不足影响,浮法玻璃产能预计会有所收缩。随着新增产能大幅加入,无成本优势的纯碱企业将面临收缩,且光伏行业持续扩张,房地产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出现回暖态势,纯碱增量需求将带动纯碱整体市场。

      ④糊树脂:2024年,糊树脂价格回归理性,市场对手套料的需求量逐渐回到正常状态水平,下游大盘料市场订单尚可,上游产能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行情报价承压。进出口方面,糊树脂市场出口价格仍存在竞争力,国外需求较大,有利于国内糊树脂货源的消化。

      ⑤PVC:国内PVC在未来的发展中,供需基本面以及地产板块方面或仍旧存在一定的制约,这使得2024年的高点预期被降低。PVC期现两市存在一定的压力,但PVC原料原油、电石在底部有成本支撑。新型PVC地板、墙纸、木塑等家装需求将带动建材领域整体需求量稳中有增。

      ⑥烧碱:2024年,国内预计新投产烧碱装置,2020-2023年烧碱行业平均开工率在81-83%左右,随着新增产能的增加,2024年预期开工率会小幅降至81%左右。2024年我国烧碱需求量预计有所增加,但低于供应增量。综上,2024年烧碱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持续承压。

      ⑦氯化铵:2024年,氯化铵行业国内新增装置投产,且联碱装置预期运行稳定,供应端增量将持续发挥,年度供需平衡预期向宽松方向发展。

      目前,我们国家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良好,政府给予全力支持,老龄化社会带来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经济发展使得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未来,医药行业将出现增长趋势,但医药行业本身存在着长期研发压力大和短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的不利条件,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公司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产业耦合互补”的原则,本着“科学布局、就地转化、产业耦合、资源共享、高效节约、生态环保、循环发展、创新创业”的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突显发展优势,厚植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力争建成“管理科学、技术领先、产品一流、服务全面”的国家级盐化工示范基地。

      公司发展正确把握市场导向与政策导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选择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要深度契合产品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盐化工不同产业方向的发展规模和不一样的产品间的相对比例,实现资源的高效、清洁、高的附加价值转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一是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紧跟国家能耗“双控”及碳达峰、碳达标控制步伐,通过选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清洁生产,在园区内实现循环经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同时发展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从而使盐化工产业的发展对周边生态和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是规模效应与资源约束相结合。公司盐化工发展规划和建设需做好资源、能源的总量平衡,在满足水、电、土地、环境容量等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力图做大产业规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统筹解决园区内有关生产要素的平衡配置,重点是水、运输、电力等资源供应以及废弃物利用、处置。

      三是提升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近期公司盐化工在园区主要以提升式发展为主,在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行业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将基地内产业规模做大;远期公司盐化工将以集中精力放在下游产业链延伸、精细化工项目集成优化发展为主。

      四是规划先行与滚动发展相结合。公司盐化工建设应采用滚动发展的模式,随着已有产业的完善程度、新项目建设的进展而持续不断的发展,要随着产业形势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加以调整和补充,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原则相结合。公司盐化工发展将循环可持续与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把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所有的环节研究项目的经济、技术、能源、环境特征,选择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通过“补链”和“耦合”,强化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相关成本,同时完善“三废”末端治理措施,充足表现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力争实现产业设计一体化、总体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及生态保护一体化。

      六是科学技术创新与人才强企相结合。公司充分重视人才和科技建设,努力把盐化工产业做强做大。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充分的利用国内外的技术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公司打造成优秀化工企业还要解决提升许多问题,在盐化工的工艺优化、能耗降低、产业链延长、发展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等方面还需要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依托高科技人才,实现技术创新,才能真正见到成效,任重道远。

      (1)产销计划:实现纯碱产376.73万吨,销375.88万吨;烧碱产36.75万吨、销36.75万吨;PVC产销40万吨;糊树脂产22.5万吨,销22.6万吨;金属钠产销5.5万吨;高纯钠销售1200吨;氯酸钠产销10万吨;复方甘草片产销950万瓶;苁蓉益肾颗粒产销350万盒。

      结合公司所在地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聚焦主业,发挥盐碱联合优势,完善产业产品结构、提升规模效应、延链补链,采用绿色清洁生产的基本工艺,生产环保、安全节能的化工产品。一是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发挥产业优势;并在获得能耗指标的前提下,扩大金属钠、氯酸钠、纯碱、烧碱生产规模,巩固龙头和行业领头羊;二是延伸发展高分子材料、金属锂、高纯钠等新产品、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并明显提升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建设或投资对盐化工发展至关重要的水、电、汽等资源配置,尤其是绿电建设,形成盐化工发展为主体,热电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四是关注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寻求有实力的医药公司进行合作,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安全可靠的中蒙药产品及绿色健康的盐藻、苁蓉为原料的保健产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五是积极与国内能效领跑标杆公司进行对标,按照国内节能领先水平的要求做改造,提高操作管理上的水准,使基础产业装置电耗和综合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①科技创新计划:一是公司以研发中心为平台,做好各产业链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工作,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产学研”科研平台的作用,增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夯实科技兴企实力,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掌握引领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实现改造型创新、工艺型创新和发明型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二是逐步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申报各级政府项目经费资助为补充,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三是建立完整教育培训体系,通过自主培养和合作培养的方式对科学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建立并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和措施,为技术创新营造有序和良性发展的环境。

      ②安全生产计划: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法规及《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考核,提升安全标准化水平;二是推动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三是强化污染防治,减少资源消耗,强化“三废”有效治理,持续加大环保工作管控力度;四是切实做好环保及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实现安全环保“零伤害、零污染、零泄漏、零事故”目标。

      ③品牌计划:深入开展品牌价值测量,持续完善品牌运营体系,通过质量提升,增加产品品种,扩大产品产能,逐步扩大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中盐品牌的战略主导定位,依据新品种,结合传统品种,形成优势品牌、关键品牌,以差异化品牌做为主体业务,做为实现公司愿景的撬动点。逐步形成成熟的子品牌,强化主品牌,形成品牌集群,进而背书品牌,增加与市场、顾客有关的关联性,起到品牌驱动作用。

      ④信息化计划:一是基于现有的NC平台搭建资产管理应用处理系统,使用二维码自动识别技术,加上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技术,提供准确、快捷的资产数据收集、统计,结合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对公司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二是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实施入侵防御、漏洞检测、数据库审计设备、综合控制管理系统及ERP-NC系统测评定级等内容。三是完成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系统、巡检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厂区三维建模、危险源预警系统建设及优化。

      ⑤人力资源计划:一是坚持选人用人导向,通过逐渐完备体制机制、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压减干部职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二是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劳动用工管理;三是逐渐完备薪酬管理体系,充分的发挥杠杆作用;四是持续完善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丰富培训形式,慢慢地增加人才队伍建设。

      ⑥购销统筹计划:一是公司坚持“物资服务生产”的工作定位,坚持“精准管控,提质保量,公道共赢”经营理念,创新商业模式,推进大宗原材料降本提质,推进创建供应链新模式,推进专家采购,推进数字化、机械化、智能化建设,加强供应链标准化管理建设,加强供应商管理,加强合同管理。保证采购物资足量、高质、及时满足生产需求;二是积极开拓,创新营销模式,在巩固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逐步优化调整产品客户结构、区域结构,丰富产品品种、规格,以适应市场需求,追求利润增长为目标,提升经济效益。

      ⑦风险防控与应急保障计划:一是将战略风险评估嵌入公司重大决策的过程之中,对重点项目投资、重大事项、高风险业务等开展专项风险评估;二是通过治理结构和制度政策的规范和完善,将董事会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领导和监督作用落到实处;三是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听取党委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相互衔接的预案和信息沟通机制。

      ⑧投资计划:公司固定资产项目主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统筹计划实施安排项目,严控投资规模和投资项目,强化项目评审论证,规范投资决策,把控投资、进度、安全等过程控制,提高项目管理上的水准,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规范要求实施,并严格实行项目后评价管理考核措施。

      ⑨资本运营计划:一是充分挖掘现有资产价值,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继续积极探索长期资金市场多种融资方式,支持公司通过长期资金市场做大做强。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由快速地发展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内产业政策对化工行业发展的调控和限制措施日益严格,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核心,以化解过剩产能为重点,以节能减排为先导,包括落后产能淘汰、清洁生产、安全、环保等一系列政策调整,将对化工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存在不能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风险。

      对策: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变化,投资前充分做好项目调研工作,研判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提高项目实施的准确性;同时对现有产业装置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引进节能减排技术;优化调整产业体系,提高差别化产品效益,满足国家各项产业政策,降低企业风险。

      风险:公司所属行业的上游为煤炭、石灰石、原盐、液氨、电力等原材料和能源行业,上述原材料和能源是公司产品经营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及供应量变化对公司产品的经营成本有较大影响。若上述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会出现较大上升,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对策:引入采购招投标机制,对主要原材料采取预订、锁单及签订框架协议等措施,保障原材料采购价格基本稳定;在采购管理信息化项目上实现了必联网与NC系统相互连通,利用互联网开展询比价工作,扩大询比价范围,降低采购成本;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经过控制原材料采购规模,加强原材料库存管理,杜绝高库存可能会导致的原材料跌价损失风险。

      风险:公司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粉尘、固废、噪声等污染物,其生产车间及配套措施均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有关要求。但随国家安全环保监管的持续趋严,对相关行业的环保标准提高,公司将面临标准更高的环保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将会导致公司在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管理难度增大,对公司的业绩和财务情况产生一定影响。

      对策:加强环保工作,健全环保组织机构,充实环保管理人员;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建立环保管理及减排台帐和档案,制定并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力度和深度,加强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风险的管理,加强特定种类设备管理,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公司的环境管理上的水准得到提升,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环保装置和源头治理水平,保障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危废依法依规安全处置,形成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的安全工作格局。公司成立了环境保护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设置了应急电话、报警电话。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