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要求
提起企业,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华为、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而在聚光灯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在细分市场扮演“领导者”角色的中小企业,它们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却依靠专注和创新从最窄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被称为“专精特新”。
《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相较于瞪羚、独角兽等概念,专精特新更加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精细化程度,更加侧重制造业中小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城市,青岛已累计培育68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专注大气及海洋探测激光雷达的镭测创芯,为航天工程配套高精度传感器的智腾微电子,打造船舶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海德威,创造行业内充电桩单车充电功率最高纪录的海汇德……正是在这些貌不惊人但都拥有“独门绝技”的企业里,蕴藏着未来产业勃兴的种子。
无论是从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角度来看,青岛都应对专精特新这个企业群体给予更大关注、更大支持,要鼓励和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
大企业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一家大企业能够带动一个产业、激活一域经济,吸引众多产业链配套企业不远千里前来落户。而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精特新同样重要,一个地方做产业配套的专精特新企业足够多,就可以凭借产业集聚效应反向吸引更多大项目的落地。
注重培育招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不可以忽视这些“蚂蚁雄兵”。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就像一片森林,既需要中国500强、上市公司这样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也需要铺天盖地“小而精”中小企业组成的“灌木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辅相成方能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企业由小到大是客观规律,小意味着发展的潜在能力和成长空间的巨大。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从一株“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今天的专精特新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产业龙头。甚至在一些细致划分领域,中小企业的市场嗅觉更灵敏,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包袱更小,一旦有所突破将是惊人的爆发式增长,从而让城市在新兴起的产业的竞逐中占据有利位置。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链主”易邦生物,推动新型生物疫苗产业化,承建山东省顶级规模、实验种类最多的P3实验室,引领动物疫苗行业精准研发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链主”云路股份,掌握非晶带材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非晶产量和销量位居全球首位,应用在电力配送、新能源汽车、新基建、轨道交通等领域。氢能与储能产业链“链主”能蜂电气成立仅5年时间,以分布式储能、团簇智慧充电、能源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储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智慧能源运营服务商。它们既是各自产业链的“链主”,也是专精特新企业,瞄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重塑着城市的产业版图。
当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城市乃至区域竞争的新焦点,青岛需要更多匹配城市产业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
在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环保等细致划分领域,很多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已经站到了世界竞争舞台的中央,企业研发的变频调速一体机、水处理用移动床生物膜装备、液压驱动装置、智能龙门机器人分拣码垛系统、直流无刷电机生产线等制造业核心设备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50%,个别企业的主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甚至达到100%。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近期发布的一份专题调研显示,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对未来发展预期积极向好,97.1%的专精特新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机构,29.4%的企业研发强度在10%以上,85.3%的企业独立进行项目研发,76.5%的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持平”或“增长”。
单从数量上看,青岛并不缺少专精特新企业,而且企业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但就结构而言,偏传统、偏中间的特征较为突出,亟须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起的产业“潜力股”。
此前发布的《青岛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数》显示,青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在行业偏传统、规模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数量少等短板。从行业分布来看,青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起的产业数量相对偏少。
当前,青岛正着力推进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某种意义上看,青岛下一步要大力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应当是能够适配重点产业链的企业。
典型的当属新能源汽车产业,制造一辆整车涉及数百家供应商上万个零部件,青岛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在锂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底盘系统、内外饰等环节,而在智能驾驶、智能电控、智能传感器、汽车芯片等环节较少布局。沿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填空白,正是青岛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需要破题的重点。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成立时间比较短,大多数仍处于成长期。而专精特新企业因快速地发展的特性,可能会比一般的中小企业遭遇更多“成长的烦恼”。因此,政策和服务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搞“大水漫灌”。
在青岛多年来的精心培育之下,新兴起的产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在集成电路赛道,浩瀚全材率先实现4英寸锑化镓晶圆国产化,应用于光纤通信、激光测距等各种领域;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华赛伯曼研发实体瘤治疗的新式“武器”,是国内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佼佼者,首款产品已进展至I期临床阶段,并完成多例患者给药;在氢能领域,青达环保投建山东首个光伏配建制氢项目——胶州90MW(交流侧)渔光互补项目……这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大多在小赛道里将核心技术做到了极致,对于青岛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浩瀚全材属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还处于创业早期,更关心房租减免、研发费用、高企培育等奖补政策,以跨越创业“死亡谷”。华赛伯曼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所处的生物制药行业以“烧钱”著称,新药研发在极短的时间内无法看到回报,更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对于青达环保这样已经登陆长期资金市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言,主要需求不是资金,而在于新技术新产品能有更多的落地场景。
青岛要研究不相同的领域、不一样、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持续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以补链、强链、延链为目的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形成优质中小企业滚动上升、不断递进的态势。
可以预见,在肥沃“土壤”和充沛“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专精特新企业将迸发更大能量、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