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见刊一周年之际!

10 / 新闻资讯/span>

  从未想过,在短短的一年之间,围绕这本书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趁着飞机上的间隙来回顾一下做个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想与读者们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这本书出版之后,许多朋友都来问我为何会突然想着去写一本书,其实写书不是我的初衷,说来,还得感谢那段居家的日子,让我有了大把的空余时间。

  本来只是想着把我们过去创作的偏技术解读、知识科普性质的内容做一个提炼总结性文档,一来是为个人经验的温故知新,二来是团队能力的体系搭建,于是当时我整理了这本书的前身——《100个新能源汽车知识》。

  这儿还得展开聊个背景:我在车企先后从事过数字模型、整车布置、平台方案、造型工程等方向(下图是十多年前我刚开启职业生涯之时的新员工合照),看上去方向比较多比较散,其实是有继承关系的。

  尤其是整车方案布置这个岗位,主要便是在整车设计、研发、制造的过程中对于车辆的整体结构、各个子系统组件以及它们各自之间的相对布置位置做规划和安排(下图便是我当年转岗为方案布置时的试用期评估表),绝大多数都是整车研发部门里面涉及范围最广的岗位,这就要求需要对造型、车身、外饰、内饰、底盘、线束、三电、电子电气、车联网、智能驾驶等方向都要略懂一些,另外,还需要参与到整车级别的性能比如动力性、经济性、驾乘空间设定、储物空间设定、空气动力学性能、安全性甚至可维修性等的定义与设计之中(当然不同车企可能会有些差异),涉及到的面非常广。

  刚巧在我此前车企的研发生涯中有幸经历过一个全新纯电平台架构的开发,并且基于这一平台有2款不同级别的新能源车型成功量产,而且还涉及插混和纯电的不同版本,故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果要量化来讲的话,我觉得我车企研发生涯之中70%的经验都是在那一段时间之中积累的。

  更幸运的是,在那一段时间我有幸结识了大量颇具专业性同时也很乐于分享的工程师朋友,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今日已经散在了各大车企并成为了中流砥柱般的存在,迄今我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无法判断时,或者在被一些舆论风向容易带偏之时,他们就是我的免费专家咨询库,每每想起,心存感激。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和机械工业出版社链接了起来,几番沟通之后,《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初具雏形。

  但其实,从《100个新能源汽车知识》到《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的初稿,前前后后花费了大约1年的时间,在这里,要单独重点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张萍老师全流程、全环节的悉心指导。

  在这一年之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多年来与粉丝们、工程师朋友们就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疑难问题,并以产出的相关联的内容为基础,汇总、分类并整编出200个问答知识,内容涉及新能源汽车分类、插电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未来等9个章节共计200个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试图用简洁通俗的文字和直观易懂的图片对新能源汽车的原理、设计、关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安全、用车、养护等用车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这其中的难点,其实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如何针对其中争议性极大的热点问题给出科学的答案,在于如何给自己的观点提供充足有效的论据。

  对于这件难题,竺可桢老校长曾经有言:“科学精神便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所幸,当网络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难以分辨真假是非的信息之时,我能够最终靠朋友圈多位扎根在多家车企各个研发设计岗位一线的工程师朋友们获得最前沿、最准确、最公允的答案,于我而言,他们的支持是这本书专业性的重大保障。

  另一方面,得益于自媒体的工作之便,我能接触到大量的上市新车的一手资料,以及市面上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新应用,甚至,针对部分场景还配有高清图片和解析视频,于是,在确保不涉密的情况下,我又在新书之中插入了大量的高清图片和视频,以便于让读者们更好的去透过文字看画面,进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借此机会也感谢各大车企的资料输入。

  新书上市之前,我将新书初稿全稿分别送至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张立军院长和盖世汽车创始人&总经理周晓莺手中,张院长在读完全书之后给出了“这是中国第一本新能源汽车科普读物”的极高的评价,而周总也认为“《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的出版恰逢其时”,于是,在准备了近2年之后,《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有幸顺利于2023年年初出版见刊。

  新书在网络上上线没多久,就荣登京东汽车与车辆工业技术书热卖榜第9位、当当汽车与交通运输新书榜第1位。

  深感荣幸的是,这本书不仅受到了高校学生、普通消费者、汽车爱好者的关注,还得到了汽车行业从业者,包括车企工程师、公关营销人、自媒体同行等的认可,更不可思议的是车企的非研发部门高管和研发部门总工也联系我,表示这本书对他们的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更让我惊喜的是,我被告知已经有高等院校将这本书采购过去作为学生的辅助教材!

  前几天也是从一位读者那儿我才得知,《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的电子书也已经上线。现在,读者们可以在微信读书、知乎等APP上阅读这本书的电子版本。尤其是在微信读书上,已经有3034人阅读,推荐值达77.8%。评论区我仔细看了,有受益的感激,也有善意的批评,虚心接受。

  其实,关于批评指正的声音,我是早有准备好的,所以在书上我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于为新书进行修订。

  很感激的是,有好几位细心的读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指出了问题所在之处,我也在第一时间与出版社进行了反馈并在后续再版的新书之中进行了修订。很谢谢这些读者,他们的反馈让这本书有了改进和提升的机会,反过来,也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此外,我还被一位汽车圈的总工读者告知,这本书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于我而言,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一直都在讲,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速度,远超于了普通民众的认知速度,今时今日,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已经大幅度进阶,但对于前沿的技术和应用依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于是,基于这本书的体系化内容,我特意制作了新能源汽车的科普讲座报告,并为多家高校学生群体进行了科普直播讲座。这是我作为一名汽车人回馈读者和社会的方式,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新能源汽车尽绵薄之力。

  数日前,我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张老师那里得知,这本书荣膺2023年汽车新书榜的第4位,2023年汽车图书总榜的第32位。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我们团队继续深耕智能电动车技术科普的动力。

  也是通过《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我加入到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这是一个汇聚了众多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科普爱好者的“大家庭”,旨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在这里,我得以有机会与其他科普工作者交流学习,对于我这个科普门外汉而言,意义重大。

  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技术进阶、政策调整、市场扩大等;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种类也在日益丰富,科普之事显得更为意义重大。

  限于时间,围绕《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些事情未能展开来讲,但它迄今达成的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们的肯定和认可,更加让人觉得这件事的意义之所在。借着这个机会,我也想提前预告一下,目前另外2本聚焦智能电动车的科普书籍《一本书看懂智能低碳汽车》和《一本书看懂智能网联汽车》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在《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的经验基础之上,这2本新书还是有一些惊喜之处的,敬请各位读者期待!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等4本新能源车科普书作者,以自媒体之名,助力汽车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