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与合作大会优秀论文

时间: 2024-06-17 02:17:04 |   作者: 伺服系统

技术数据

  2023年8月18日,由公安部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研究中心、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联合开展了2024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创新与合作大会(以下简称“创新与合作大会”)论文征集工作。言究社特此推出创新与合作大会优秀论文专题展播,集中展示各位行业优秀工作者在逐步提升交通安全管理上的水准,促进交通安全事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涌现出的新技术、新理念,欢迎各位持续关注!

  完善“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构建起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是公安部党委着眼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现代警务体系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公安工作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一直在变化的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新形势、新任务,近年来,黑龙江交警积极探索“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围绕勤务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警务机制建设改革,创新打造了“情报全面研判、指挥精准顺畅、勤务快速处置、联动运转高效、宣传引导有效、督导闭环运行”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警务工作的高效运转和实战能力的持续提升。本文以黑龙江交警为例,就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设作粗浅分析。

  (一)以情报引领为基,强化警务融合数据共享。坚持“数据赋能”理念,通过各类电子信息感知采集设备,全面采集交通设施、车辆信息、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交通流量等反映人、车、路、环境的各类交通信息;融合全域交通流动态数据,汇入外部单位、互联网服务运营商等提供的跨部门、跨行业信息,构建全息感知动静态信息网络,将情报信息全量收集、汇总建库、支撑实战。通过交警牵头,网安、治安、科信、技侦、情指、宣传等警种参与的情报会商专班,建立常态下“日、周、月”和重大事项每日“一调度、两巡查、一研判、一报告”工作机制,对一般信息常态研判,每日通报及时预警;对重点难点明显问题专题研判,系统分析查找规律;对上级下发的线索指令跟踪研判,第一时间落地核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实现交通态势和风险隐患“可视、可测、可控”。通过指令分级、系统提醒、全局通报、挂钩考评等方式推动信息线索核查反馈落实、信息研判成果落地,突出流程规范、结果反馈,确保研判成果转化为现实战力,全面推动“研、交、办、督、结”扁平化、可视化、闭环式高效运转。

  (二)以指挥体系为纲,做到指挥决策高效顺畅。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功能定位和职责边界,推动落实指挥中心常设机构设置要求。黑龙江交警近年来多次派出调研指导组,分赴各市县指导加强指挥中心机构职能配置、领导配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技术支撑等环节,构建支队、大队、中队三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指挥机构。运用视频巡查、视频会议、监控对讲、应急协调等方式构建省市县三级指挥调度网络,通过纵向协同对天气路况、交通警情、执勤执法各类信息进行实时交互,以此来实现指挥调度系统化、扁平化。在面对警情,特别是紧急状况时,能达到点对点高效指挥,快速反应。由于采用了多级闭环运转的模式,确保全流程追踪警情进展,实时监测各环节勤务落实,处置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细化“常态、专项、安保、应急”不同模式运转方式,对警务实战各环节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功能合并拓展,打造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业务部门为支撑、以实战单位为主体的合成作战模式,构建完善协同指挥新格局。

  (三)以警务实战为要,打造合成作战警务机制。推动“交所融合”,将农村交警中队成编制划入农村派出所,建成集治安、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战斗实体,职能优势互补,警务联勤联动,快速缩短出警时间,有效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调度,实现了“1+1>2”的改革效能。通过组建铁骑勤务(线),建立与固定岗(点)之间的链接,形成对网格(面)的管控,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和移动单警装备加以辅助,将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战法、手段等成果以及无人机、路侧感知设备等科技设备赋能到一线民警,实现网上勤务、视频巡逻、定点执勤、路面巡控相结合,构建全警网上作战、一线合成作战新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积极顺应“互联网+交通管理”的战略发展的新趋势,以“政务服务优化年”为载体,以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作为努力的方向,深入推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指挥中心拓展“交管12123”“网办服务”等便民渠道,将牌证业务、事故快处、12123语音平台等服务事项“打包”上网,建设线上交警政务服务中心,构建“多前端共同收集、一站式集中审批、全流程督办管理”的交管政务服务新模式,聚力打造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交管政务服务品牌。

  (一)职能与职责不匹配。在机制流程方面,公安交管工作纷繁复杂,交通安保、事故预防、秩序管理、数据分析等重点工作相互融合,指挥中心在警务实战中的中枢地位和核心作用不够突显,指挥调度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不够强大,警情处置效率有待提升。在职能整合方面,目前合成作战的主要方式是“合署办公”,这种人员简单整合汇聚的工作模式“物理变化”多、“化学反应”少,协同作战仍停留在较浅层次。

  (二)科技建设和应用存在差距。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有短板,感知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满足新时代需求,后期应用缺乏系统运维和迭代升级。警种间、部门间的科技信息设备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不能相互贯通形成合力。系统平台应用研发水平低,大数据支撑交管业务能力有限,同时数据信息源自复杂,数据量大,缺乏对数据的统一整理和有效输出,专业度不深,系统性不强,指导基层实战不够有力,距离实现精准预警、精准管控、高效处置的目标仍有差距,在推动大数据引领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上仍需努力。

  (三)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指挥中心的定位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大脑和中枢,既有综合部门的职责,又要有业务部门和实战部门的能力,这就要求指挥作战队伍既要有业务全面的“通才”,也要有业务精专的“专才”,还要有善于统筹管理的“帅才”,以及懂信息技术会编程建模的技术“英才”。目前的指挥作战队伍人员素质尚不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且现阶段的业务培训大多形式单一,以“课堂教学”“会议讲座”居多,教育训练偏理论教学,与实战脱节的问题较为普遍。

  (一)把握顶层设计,树立指挥体系新理念。一是筑牢思想根基。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理念,把健全完善“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置于公安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作为“一把手”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加快形成上下一体、运转高效的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化指挥调度体系。二是靶向调查研究。 系统研究公安部、黑龙江省公安厅关于“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设运行规范等指导性文件,精准把握建设思路和总体要求,研究落实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推动有力,建设取得实效。 向工作成果显著、机制运转高效的地区、部门、警种取经借鉴,认真学习其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三是理顺体制机制。 以“情指行”一体化牵引省级公安机关机构编制管理改革,以“大部门、大警种”牵引市县公安机关改革,根据指挥中心责任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明确部门职责功能,理顺部门本身、部门间的权责关系和运转机制,优化内设机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组成,将原有各部门与指挥中心相同或相近的职能整合归并到指挥中心负责,推动解决部门间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

  (二)坚持实战引领,构建警务机制新格局。一是政令赋权。指挥中心是各级交管部门的“司令部”“指挥部”“参谋部”“督导部”,同时是本级交管部门领导行使指挥权的重要依托和参谋助手,必须将其作为实施统筹指挥调度工作的综合部门、业务部门和实战单位来组织运转、监督落实。在实战应用中,应该根据不一样的情况赋予指挥中心直接指挥权、先期处置权、越级指挥权、紧急指挥权、资源调用权、通报协调权、检查督导权等权限,切实做到政令畅通、指挥有力。二是机制赋效。健全完善合成作战机制,在现有合成作战专班基础上,探索建立联合管理模式,增设一名情报专班指挥长,指挥中心原有的正副指挥长负责一体化日常工作管理,专班指挥长负责情报研判,专兼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把情报专班细化为信息收集、情报研判、辅助决策等作战单元,各单元独立运转、密切配合、合成作战,并总结提炼合成作战战法,精准指导实战。三是科技赋能。将指挥向“人机联动”智能化方向转变,通过“一体化”平台,把情报预警、指挥调度、执勤执法、监督考评、信息报送紧密联系起来,结合GPS、警用PGIS应用基础,加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个人定位系统和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实时显示警力分布和勤务状态,实现指挥与勤务处置的无缝衔接,缩短从决策到执行的传递周期,进一步提升指挥调度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实现工作效能新提高。一是建强“一个平台”。以“一级建设、两级支撑、全警应用”为建设模式,以“实战化、流程化、标准化”为导向设计平台功能,突出情报驱动建设定位、流程化与实战化兼顾、标准化数据管理与应用、动态权限与智能分配相结合、模块间联动和集成五大建设特点,建强一体化综合性警务平台,实现情报信息、平台数据、资源手段的统一归口、统一配置、统一调度。二是加强前端建设。坚持把智能前端建设作为提升公安交管部门核心战斗力的强大引擎,打造全域全时多维公安智能感知终端布建格局,科学布建视频监控设备、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卡口)、交通诱导屏、交通信号控制设备,推进前端感知设备补盲和智能升级,不断的提高信息化服务实战效能。三是注重安全防护。从“端、边界、网、数据、应用、管理”六个维度构建智能感知安全防护体系,精细化前端设备、数据资源和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模式,明确领导分管、专人负责制度,严格平台、人员、数据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察觉缺陷及时维护整改,坚决避免建设时“轰轰烈烈”、建成后“无人问津”。

  (四)聚焦能力提升,开创队伍建设新局面。一是培养人才队伍。大力弘扬“道植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强警“引、育、用、管、留”长效机制,通过择优选用任用、岗位交流锻炼、岗位代培代训、专项业务培训等措施,努力选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吃苦耐劳、作风扎实的精干力量,夯实作战有力的公安队伍根基,确保警力从质和量上适应工作需要。二是强化监督管理。按照全流程、全要素、可回溯监管的理念,滚动开展队伍风险隐患排查,深入治理执法明显问题,慢慢地增加对执法全过程、全领域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数据统计分析、异常业务预警通报、执法音视频抽查检查、投诉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核查督办等制度机制,及时感知执法异常状态,掌握执法对象的动态变动情况和趋势,预判有几率发生的执法问题和队伍隐患,将日常督办、工作考核、效能评估与“情指行”融为一体。三是坚持从优待警。树牢“凭能力晋升、靠实绩进步”的鲜明导向,健全实绩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根据民警日常表现、工作状况,让有作为有担当的同志在评优评先、选拔推荐方面实实在在获益,对消极怠工、举止散漫的人员问责整改。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探索推动情报指挥人员与实战人员“同工同奖”,实施带薪年休假和强制休息制度,科学安排等级勤务和补休轮休,激发民警辅警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压力管理培训,为民警辅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促进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黑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局 于国海、梁晨、刘卓尔,本文首发于《道路交互与通行管理》杂志2024年第5期)

上一篇:扎实推进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下一篇:山东聊城:深化检察一体化机制改革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