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本·拉登、登陆俄乌战场这家AI决策公司到底什么来头?

日期 : 2024-07-24 作者: 建筑机械

工艺要求

  1.   两架MH-60黑鹰直升机在茫茫夜色中起飞,越境进入了巴基斯坦边境的山区。

      机舱里,特种作战队员席地而坐,没有人说话,除了自己的心跳,隔音耳机挡住了一切声音。

      直升机飞行了90分钟,才抵进目的地,机舱里终于有了声音——咔嚓,咔嚓,那是子弹上膛的金属摩擦声。

      突然发生了一点意外。原计划准备在楼顶悬停的飞鹰一号,由于机身晃动,最后迫降在了目标位置旁边的牲畜圈,牛、鸡、兔子受了惊,开始四散奔逃。

      作为辅助的黑鹰二号,此时也不确定队友是被袭击了,还是发生了机械故障,只能停在街对面的草地上。

      不过,飞鹰一号的作战队员们只用了几分钟就冷静下来,他们从机舱鱼贯而出,决定继续执行任务。

      其余9名作战队员冲进去,加了消音器的枪抵在肩上,越过另一道小门,就进入了内院。

      接连有三个男人拿着AK-47冲出来,都被击毙了,女人们没有武器,被控制在楼下。

      三楼的楼梯间,一个四肢瘦长、胡子浓密的人正在探头张望,队员们冲过去,M4步枪的红外激光点指到了他的胸膛,这个穿着长袍的男人纹丝不动。

      女人的叫喊声响起来,有人扣动扳机,朝男人的胸出第一枪,接着,他的额头中了第二枪。

      无线电里传出报告声,“以上帝和国家的名义——吉罗尼莫,吉罗尼莫,吉罗尼莫”,接着又补充道,“目标在行动中被击毙。”

      从90年代开始,本·拉登连续策划了多起,包括1993年的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1997年的开罗旅游客车爆炸案,1998年的东非美国大使馆爆炸案,还有2001年震惊全球的911事件……

      但由于行踪神秘,外界没有人知道本·拉登藏身何处,直到911之后的10年,美国政府才终于掌握了本·拉登的确切情报,并策划了这场刺杀行动。

      而为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情报支持的,就是当今AI应用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Palantir。

      2003年,PayPal联合发起人彼得·蒂尔 (Peter Thiel) 创办了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并以电影《指环王》中能洞悉一切的魔法晶石Palantir来命名。

      Palantir的核心业务,是将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信息整合到一起,通过数据分析,来预防金融诈骗、阻止。

      具体来说,是通过监控画面、银行流水、邮件来往、个人出行、交通罚单、医疗记录、指纹信息等交叉整合,发现其中异常,然后系统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A的个人隐私信息被传到Palantir,系统一调集数据,发现这个老哥前两周刚从一家俄罗斯银行提取了一笔钱,近期还频繁和叙利亚的一些人联系,而且迪士尼的监控录像显示,他在迪士尼竟然啥项目也没玩,只在人流密集的广场和出入口拍照。

      Palantir的软件向CIA发出警告,A一直和叙利亚的一些人有联系,而这些人也都是数据库中“亮红灯”的人,他们过去两周经常聚会。

      以上,是Palantir展示的一个虚构案例,那里面不仅饱含意识形态偏见,把俄罗斯和叙利亚给黑出了翔,同时也向它的潜在客户和投资人秀了一把肌肉:有大量的公民隐私信息,都在Palantir的“数据大盘”中。

      这些隐私数据,来源于Palantir的客户——CIA、FBI 、美国海陆空三军、纽约警察局等政府机构。

      考虑到美利坚的历史、自由等前置条件,搞这么一个大数据预测“坏人”,似乎很有必要。

      另一边,911事件之后,美国反恐情绪高涨,情报机构得到授权,掌握了大量的公民隐私信息,那里面当然也包含了的信息,但各机构之间数据不共享,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将这一些信息整合起来。

      互联网在所有的领域的延伸,本质上是数据的流动。你的搜索记录、邮件往来、语音聊天、交易记录等信息,都浓缩成了一个又一个数据。

      但是这一些数据太复杂了,包含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各种维度的数据,如果全部整合到一起,系统势必非常臃肿。

      Palantir的做法是,搭建数据模型,将碎片化的数据高度抽象成一套统一的模型,有点像图书馆的书上都会贴一张“索书号”,用来确认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存放位置等信息。

      像那位去了迪士尼却不玩游乐项目的A,怎么样才可以确认他只是性格古怪,还是真的有问题,需要综合各种情况来进行判断。

      Palantir会针对不一样的客户开发不同的操作系统,比如针对警察局,可能会考虑他的前科、种族、受教育程度,针对移民局,可能会加上社会关系、家庭、职业一类的因素,针对国家安全部门,则会有银行流水、与“着重关注人物”的关联等因素。

      这时候,还需要再综合A的详情信息,确认他是否有同伙,是否持有武器,在哪个时间会出现在哪个地方,会不会造成平民伤亡等等情况,来做出最终决策。

      从前,用人类职员处理这些庞杂的数据,时间要以年为单位,都完事儿两年了,你终于发现此人有嫌疑,那还发现个啥。。。但是用Palantir这套系统,只要输入关键字,3-5分钟就能得出信息,挺适合五角大楼的各位老爷们。

      虽然Palantir声称了数据的安全合规,但是你品品这一套流程,为了抓住可能的坏人,要把所有人预想成“坏人”。一个好人会担心查水表吗,你该不会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反正大概在2005年前后,Palantir凭借这套系统,与CIA一拍即合。

      CIA成了当时Palantir唯一的客户,旗下风投机构也拿出了200万美元,再加上官方提供的监控画面、犯罪记录等机密信息,Palantir不断进化,在2008年,完成了CIA的第一个项目。

      由于保密协议,没人知道Palantir具体做了什么,能确定的是,2008年之后,美国的情报、国防、执法机关等,就成了Palantir的“老伙计”。

      Palantir慢慢的出现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是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客人,也成了揪出本·拉登的幕后关键人物。

      Palantir的业务,有To G端的Gotham平台,主要为CIA、FBI、美国国家安全局、药监局等政府机构提供数据决策服务,包括反恐、追踪偷渡客、发现间谍活动等等。

      Gotham取自蝙蝠侠故乡“哥谭市”的名字,也是超级英雄和大反派们的“快乐老家”,抽象中竟然还带有一丝形象。

      当然Palantir并不满足于为政府服务,他们都以为同样的套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公司进行内部管理和决策。

      Foundry主要是利用大企业的海量数据,通过算法发现其中异常,发现金融诈骗,提升企业的供应链、产品研制、后勤保障效率,主要客户包括J.P.摩根、空客、英国石油公司(BP plc)、瑞士信贷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2008年的“庞氏骗局”案,Palantir帮助多家银行追回了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隐藏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在人工智能出现以前,Palantir的“数据-逻辑-决策”,本质上是由算法来实现的,而AI的出现,给这套算法叠了个buff——它更快、更强了。

      Palantir的人工智能决策平台,叫AIP,在YouTube频道上,有这么一段AIP的演示视频。

      你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的老板,天气预报飓风即将登陆,需要关闭位于南部的一个配送中心。

      你想知道,应该赶在飓风来临之前加速,把客户的订单发出去,还是延迟发货,或者干脆取消订单,哪种方案的性价比更高。

      AIP会由近及远罗列出之前数次飓风带来的影响,并将当前配送中心待打包、待发货、待装运、已完成的信息整合出来。

      点击操作界面右上角,能够正常的看到AI工作时调用了哪些数据,执行思路是怎样的。

      系统会依照订单优先级、付款记录等标记出受影响的订单,并且重点标出对大客户的影响。

      最后,AIP还会给出关掉配送中心之后的3种备选方案,以及各自的成本和订单完成预估,综合执行难度和性价比之后,作出方案2是最优解的决策。

      但对一个大企业来说,业务庞杂,人事复杂,光数据整理就够员工们喝一壶的,说不定飓风都过境了,数据报告还没出来,更别说预判结果,给出解决方案了。

      AI决策对公司的影响,是成本、利润、能效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而当Palantir运用到军事领域,AI 就成了现代战争的“大脑”。

      假如你是一个负责监控东欧境内活动的军事操作员,刚刚收到警报,在距离“友军”30公里的地方监测到了军事装备。

      你可以直接输入“显示更多详细的信息”,AIP就能快速响应,列出该地区有哪些敌方部队、军事单位。

      AIP会建议你在附近部署无人机拍摄,甚至连无人机型号MQ-9都列了出来。

      面对“敌人”的坦克阵列,AIP会综合敌我距离、武器装备、作战人数、行动时间、潜在伤害等因素,生成三种可能的方案。

      指挥官确认选择方案三,AIP再次登场,根据指挥官的引导,确认该方案等实施步骤:

      根据无人机拍下的“敌方”装备,我方应选择配备一辆装甲车,和一个排的作战单位。

      再根据自动化的地理空间情报,结合“我方”部队的地形穿越能力,给出行动的最佳路线。

      AIP会自动识别地方“敌方”通信节点,并分配好相应的干扰器,扰乱对方通讯,使地面部队能更安全地行动。

      根据Palantir的说法,AIP的数据源,既有公开来源,包括军事理论,也有机密来源,包括高清摄像头拍摄的空间信息、我方的战斗力、后勤保障等等。

      初级的操作员只能看到基础信息,层级越高,相应的数据权限也越大,并且每一个人的操作,都会保留返回原始状态的链接。

      Palantir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将数据、逻辑、操作,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成为一种“傻瓜式”决策工具。

      但当它运用于军事行动,AI决策带来的,除了精确的打击,还有一些附带的道德与伦理考量。

      因为当人类领导人把决策的关键环节交给AI时,AI以及AI背后的人也就实际上控制了这个组织甚至是国家。而当胜利成为唯一标准,AI杀人,可能真的不眨眼。

      根据《时代》杂志报道,Palantir的CEO 亚历克斯·卡普 (Alex Karp) ,是俄乌冲突以来第一个受到泽连斯基会见的科技公司领导人。

      在与泽连斯基会面后,Palantir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了乌克兰官方机构,乌克兰国防部、经济部和教育部等,都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在俄乌战场,Palantir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卫星图像、开源数据、无人机镜头和地面报告,为指挥官提供作战决策。

      其实,Palantir并不是唯一进入乌克兰的科技公司,微软、亚马逊、谷歌和星链等巨头,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参与了这场战争,美国公司Clearview AI,更是将面部识别工具提供给了1500多名乌克兰士兵。

      指挥官们只需要坐在大屏幕前,对着人工智能标记出来的敌人,识别、瞄准、击杀,一气呵成。

      “屏幕亮起,与不安伴随的,还有兴奋。行动在一千英里以下,战争引起的勇气和痛苦那么遥远,以至于人性在此刻,没有一点意义。”

      有人形容Palantir这样的科技公司,“他们是 21 世纪的人工智能军火商”。

      2023年5月,美国空军上校汉密尔顿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分享过一个AI杀死人类操作员的故事。

      在一次模拟测试中,一架AI训练的无人机,收到了识别并摧毁敌方导弹的指令,但最终是否开火,取决于人类操作员的批准。

      AI在训练数据时,摧毁导弹是第一优先级,因此当人类操作员不允许AI发动攻击时,AI选择先对操作员发起攻击。

      于是,AI系统开始命令无人机,首先摧毁信号塔,切段与人类操作员的联系,直接绕过人类操作员完成任务。

      这个案例在互联网引起轩然,美国空军后来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从来就没做过基于AI的无人机模拟测试,汉密尔顿也澄清说,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案例。

      人工智能没有善恶,AI的安全“监护人”,现在几乎全靠头部科技公司的道德和伦理规范。

      Palantir的CEO亚历克斯·卡普 (Alex Karp)曾说过,“拥有最强大、最重要AI的国家,将决定游戏规则。那个国家应该是我们,西方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夫妻AA制41年,丈夫瘫痪后,61岁阿姨说:给1000块一天也不伺候他

      陈静瑜回应肺源质疑!2023年捐献6454例,完成肺移植的只有959例

      再升级!台风格美直奔而来,进入24小时警戒线!今晚还有爆发式增强!浙江多地紧急关闭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美光推出 9550 数据中心级固态硬盘,顺序读写可达 14/10 GB/s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